
泰州地区申请企业标准备案 执行标准备案
浏览次数:152次
- 产品规格:
- 发货地: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关键词
泰州地区申请企业标准备案
详细说明
一、企业标准备案流程:
企业向市局标准处提出备案申请,承办人员对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资料齐全且标准内容合格后,办结备案手续。企业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之内办理备案。标准内容的审查如下:
1.目的性审查: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严于、异于上述标准的,可制定企业标准并应达到制定标准的预期目的。
2.政策性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3.技术性审查:标准规范性要素应体现目的性原则、性能原则、可证实性原则、数值的选择性原则、避免重复原则。
a)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b)推进科技成果;
c)合理利用国家资源;
d)利于产品通用互换;
e)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f)试验方法科学,检验规则合理。
4.规范性审查: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表达方法符合GB/T1的规定。
二、申请标准备案企业须提交的资料
1.〈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申报表〉(需修订的企业标准由企业填写〈企业产品标准修订申请表〉;(企业法人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
2.企业标准文本;
3.标准编制说明;
4.标准审定会议纪要;
5.企业产品标准审定会签字表;
6.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企业标准的复审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的有效期为3年。标准的备案有效期届满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产品标准应当进行复审: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产业发展方针、政策作出调整或者重新规定的;2、新发布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3、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作了修订的;4、企业生产工艺或者原材料配方等发生重大改变的。企业产品标准复审备案程序按本指南条执行。
方法/步骤5:
五、有关法律责任1、根据《中华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质检总局《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产品标准,作为生产和贸易的依据;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2、企业产品标准应当由企业负责制定和发布实施,并对其产品标准的内容及实施后果承担责任。3、企业产品标准发布后30日内,应当报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4、发现应当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未办理备案手续的,或者超过备案有效期而未重新办理备案手续的,按相关法律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
企业不按照规定备案,按无标生产进行处理,限期整改,到期不改的1万元以下罚款。
每三年修订一次,编号当中的年代号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每次的修订的时候确定替代版本,如Q/XXX000-2010替代Q/XXX000-2007。 每次修改都是在原来版本的基础上修改的,修改版本的企业标准号也是不会变的,变的是年代版本号。

办理依据
1.《中华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 《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标准由企业组织制定(农业企业标准制定办法另定),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备案。
折叠编辑本段办理机构
目前针对不同省地的企业可直接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另外在国内已有机构为了能让更多企业顺利完成企业产品标准备案而开展办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的服务。

1、福建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申报表(一式三份);
2、企业产品标准批准发布文件(一式三份);
3、企业产品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一式四份);
4、企业产品标准验证报告(一式三份);
5、企业产品标准的审定意见(附审定人员名单)(一式三份);
6、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一份);
7、企业标准化员岗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如何组织企业标准评审1、在批准、发布企业产品标准前应当组织对标准进行评审,标准评审原则上由企业负责组织,也可以委托标准化技术会、行业协会或者其他技术组织负责组织。2、组评审标准实行组长负责制。组应当由研发、生产、检验、销售等方面人员或企业外的技术人员组成(半数以上具有中级以上,其余人员3年以上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经历),原则上不少于5人(要有明)。直接参与企业产品标准起草的人员不得作为组成员。3、标准起草单位提交组的评审材料:(1)标准文本(送审稿); (2)标准编制说明;(3)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资料; (4)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5)试验验证报告; (6)企业实施该标准在设备、检验、管理等方面能力的说明。4、标准评审主要涉及:所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送审稿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低于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具有相应的理由和相关影响的说明。5、标准草案的评审必须经组全体人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组应当根据审查意见填写审查单(会议纪要)。
m.tb15866463.b2b168.com
企业向市局标准处提出备案申请,承办人员对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资料齐全且标准内容合格后,办结备案手续。企业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之内办理备案。标准内容的审查如下:
1.目的性审查: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严于、异于上述标准的,可制定企业标准并应达到制定标准的预期目的。
2.政策性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3.技术性审查:标准规范性要素应体现目的性原则、性能原则、可证实性原则、数值的选择性原则、避免重复原则。
a)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b)推进科技成果;
c)合理利用国家资源;
d)利于产品通用互换;
e)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f)试验方法科学,检验规则合理。
4.规范性审查: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表达方法符合GB/T1的规定。
二、申请标准备案企业须提交的资料
1.〈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申报表〉(需修订的企业标准由企业填写〈企业产品标准修订申请表〉;(企业法人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
2.企业标准文本;
3.标准编制说明;
4.标准审定会议纪要;
5.企业产品标准审定会签字表;
6.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企业标准的复审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的有效期为3年。标准的备案有效期届满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产品标准应当进行复审: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产业发展方针、政策作出调整或者重新规定的;2、新发布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3、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作了修订的;4、企业生产工艺或者原材料配方等发生重大改变的。企业产品标准复审备案程序按本指南条执行。
方法/步骤5:
五、有关法律责任1、根据《中华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质检总局《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产品标准,作为生产和贸易的依据;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2、企业产品标准应当由企业负责制定和发布实施,并对其产品标准的内容及实施后果承担责任。3、企业产品标准发布后30日内,应当报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4、发现应当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未办理备案手续的,或者超过备案有效期而未重新办理备案手续的,按相关法律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
企业不按照规定备案,按无标生产进行处理,限期整改,到期不改的1万元以下罚款。
每三年修订一次,编号当中的年代号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每次的修订的时候确定替代版本,如Q/XXX000-2010替代Q/XXX000-2007。 每次修改都是在原来版本的基础上修改的,修改版本的企业标准号也是不会变的,变的是年代版本号。

办理依据
1.《中华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 《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标准由企业组织制定(农业企业标准制定办法另定),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备案。
折叠编辑本段办理机构
目前针对不同省地的企业可直接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另外在国内已有机构为了能让更多企业顺利完成企业产品标准备案而开展办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的服务。

1、福建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申报表(一式三份);
2、企业产品标准批准发布文件(一式三份);
3、企业产品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一式四份);
4、企业产品标准验证报告(一式三份);
5、企业产品标准的审定意见(附审定人员名单)(一式三份);
6、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一份);
7、企业标准化员岗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如何组织企业标准评审1、在批准、发布企业产品标准前应当组织对标准进行评审,标准评审原则上由企业负责组织,也可以委托标准化技术会、行业协会或者其他技术组织负责组织。2、组评审标准实行组长负责制。组应当由研发、生产、检验、销售等方面人员或企业外的技术人员组成(半数以上具有中级以上,其余人员3年以上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经历),原则上不少于5人(要有明)。直接参与企业产品标准起草的人员不得作为组成员。3、标准起草单位提交组的评审材料:(1)标准文本(送审稿); (2)标准编制说明;(3)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资料; (4)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5)试验验证报告; (6)企业实施该标准在设备、检验、管理等方面能力的说明。4、标准评审主要涉及:所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送审稿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低于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具有相应的理由和相关影响的说明。5、标准草案的评审必须经组全体人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组应当根据审查意见填写审查单(会议纪要)。
m.tb15866463.b2b168.com